为认真贯彻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关于开放办学的决策部署,深化甘肃医学院与宁夏医科大学在基础医学方面的教学交流,不断提高学校基础医学教学水平,基础医学院邀请宁夏医科大学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国家级一流本科(虚拟仿真)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负责人张鸣号教授来校开展教学交流。

12月28日,张鸣号教授团队在科技楼五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ESP 虚拟仿真实验在人体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的主旨报告。报告中,张教授深入分析了当前医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传统教学培养模式造成的基础与临床隔阂、实验教学对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足、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改革思路,以动脉血压测量实验为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展示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如何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操作技能。同时,他还讲解了“双结合三位四融五步”教学法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强调以临床案例为导向,通过虚实与线上线下结合、多学科知识融合等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张教授也分享了现有虚拟仿真实验的不足之处,如仿真精准度有待提高、师生互动性欠缺等,并提出了基于 ESP 虚拟病人智能可穿戴设备解决方案。

讲座开始前,教务处副处长王志江做了致辞。他指出,在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础医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次交流会旨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基础医学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第一阶段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前往一号实验楼机能学实验室,现场开展了第二阶段的机能学实验项目实践演示和观摩:智能化机能实验——失血性休克、AI 智慧一体式人体功能实验以及虚实结合智能穿戴式标准化病人系统等前沿项目,亲身感受了先进教学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学科专业教师和学生均展现了极大的兴趣。

本次学术交流会为基础医学院师生提供了与业内专家深度交流的宝贵机会,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刘晓娜 谢文美
初审:李红恩
终审:雷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