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设 教授
电子邮件:2305499@tongji.edu.cn
办公地址:基础医学院
研究领域
消化系统肿瘤发生新机制,固有生物纳米限域调控肿瘤转移(国际上首次提出iBNCs概念),核素治疗废液中放射性物质处理技术。
基本情况
杨建设(1975.8-),男,博士,教授,博导,现任甘肃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兼任同济大学医学院第十人民医院教授、同济大学临床核医学中心科学研究部主任,欧洲科学与艺术院医学部院士(https://members.euro-acad.eu/#memberList),世界科学院院士(https://www.worldacademyofsciences.com/members.html)。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临床博士生导师,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级“百人计划”(2007)、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2010)、哈佛医学院2023临床研究基金(FCR)全球100人资助。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委员(2008-)、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科技评审专家(2019-)、甘肃省科技专家(2021-)、教育部产学研项目评审专家(2022-)、科技部重点项目评审专家(2023)、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放射性药物组委员(2023)、江西省科技评审专家(2024-)。他是多份国际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和编辑,如Nexu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y, Medicine International,多本高影响力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如Nature Reviews Cancer。主持了19项科学研究项目,在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了120多篇论文,被引用3000次+,h指数为35。获省科技二等奖、甘肃省优秀课程奖、Journal of Exploratory in Research and Pharmacology高被引论文奖、Exploratory Research and Hypothesis in Medicine杰出编委奖。主要研究领域: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肿瘤发生的新机制、固有生物纳米限域调控肿瘤转移、核素治疗废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处理技术。近年来,他首次在世界上提出了固有生物纳米限域(iBNCs)的概念,创建了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模型,旨在解决CAR-T治疗血液癌的瓶颈。同时,他提出了胃肠道肿瘤LST的级联突变假说,有望解释结直肠癌5%发病率的理论孤岛。
学术任职
2024 欧洲科学与艺术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医学部院士
2023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二届放射性药物学组委员
2023 科技部重点项目评审专家
2023 Member of European Society of Medical Oncology (ESMO)
2022 教育部产学研项目评审专家
2021 Editors of Medicine International
2021 Editorial member of Nanomedicine and Nanotechnology Journal
2020 Editorial member of Exploratory Research and Hypothesis in Medicine
2019 Editorial member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Biomedical Imaging
2018 Editorial member of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y
2017 Editorial member of Nanomedicine and Nanotechnology Journal
2010 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评审专家
2014 Editorial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ology
2008 中国科协微米纳米分会高级会员
2006 COSPAR (Committee on Space Research) Associate,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