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践” 踏初心足迹,建乡村“嘉”园——助力乡村振兴,创建美好家园

作者: 时间:2023-08-25 点击数: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

7月6日,我院“萤火探兴”乡村振兴实践队开启了临洮县博物馆实践之旅。

队员们了解到马家窑彩陶文化较为多彩,陶器器型繁多、陶质坚固、器表光亮,大面积彩绘是其典型特征,纹饰华丽典雅,代表着中国史前彩陶艺术的巅峰。

在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彩陶中,队员们发现有漩涡纹、水波纹、鸟纹等多种不同纹饰的展示。从讲解员口中得知,其中漩涡纹作为最为独特的一种,出现在了马家窑文化早期到半山、马厂的各个时期,并衍生出了各种具有不同细节的纹饰。

马家窑文化广泛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肃和青海境内,不仅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而且又具有独特的本土特征。马家窑时期不光是中华文明孕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也是史前中国重要组成部分,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时代。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队员们深入了解到马家窑文化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它不仅是远古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的源头,同时它源远流长地孕育了中国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探索崇信历史,助力乡村振兴

7月9日,我院“打好‘牛算盘’,过上‘牛日子’”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甘肃医学院实践点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队首先来到崇信县黄寨村红牛养殖基地,通过采访牛场负责人了解到了红牛的整个养殖过程。同时在养殖户的陪同下参与了红牛的部分饲养环节。队员们感叹养殖户窑洞养牛的创新方式,深刻感受到了养牛的艰辛。

为了对崇信县的历史和文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队员们参观了崇信县博物馆。在这里,队员们又感受到了崇信县不一样的文化魅力。


缅怀革命先烈,筑立时代丰碑

讴歌青春前行路,奋进时代新征程。7月7日,我院创青春实践队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陇右革命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倾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感受爱国情怀。

志愿者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陈列在纪念馆中的各种展品,对西北革命战士们在恶劣环境下依旧不折不挠,浴血奋战,顽强斗争的精神所折服,为西北革命先烈献身于国家,奉献于人民的精神所感动。

在陇右革命纪念馆里还有一个专门为曾经临洮县的“好县长”柴生芳先生单独设立的展厅。柴生芳先生一生严于律己,清廉如水。“这些事情都要抓紧办,不能拖,拖了影响全县发展,拖了对不起全县老百姓的期望。”,柴生芳先生就是这样加班加点,拼命工作。

深入农村,践行青春誓言,根植乡村沃土,闪耀青春担当。甘医学子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版权所有【甘肃医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平凉市柳湖路中段  学院电话:0933-861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