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生工作部(处)网站!

中心介绍

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简介

作者: 时间:2019-02-26 点击数:

甘肃医学院心理咨询工作开始于2013年9月,当时是由公共课教学部心理教研室教师公益开展。2019年12月,学校成立心理咨询中心,隶属学生工作处,机构性质为科级业务科室机构。

现有专兼职人员6人,专职1人,兼职4人,工作助理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心理转介医生1人。现有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拥有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社会工作等专业背景,长期在心理咨询一线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达到了教育部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心理咨询中心是我院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专职机构。我中心的咨询定位是以发展性咨询为主,兼顾障碍性咨询和危机干预。通过各种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形式,支持和帮助大学生走向成熟和成功。中心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大学生心理测量与建档、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素质拓展与危机干预等。

E6CAC

2022年9月,甘医标准化心理咨询中心各功能区完成建设。金秋十月,功能区将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内设预约接待室、个体咨询室、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室、心理测评室、团体辅导室、VR虚拟体验室等七大功能区,总面积达200平方米,并配有沙盘、音乐放松椅、基础宣泄器材、认知调节仪等心理设备。

一、主要工作职责

(一)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进行心理危机隐患的筛查与报告、危机状况的甄别与评估、危机事件的应对与处理、及时转介、后续跟进、备案存档等工作。

(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采取以课堂教育、日常教育和主题教育等多种方式,通过心理学必选课程、心理健康主题班会、“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小院”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不断推进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三)个体心理咨询工作:规范心理咨询服务,完善配套制度,优化咨询效果,有针对性地向师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四)团体心理辅导工作设计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和形式,在团体情景中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自我认知、情感宣泄、潜能发挥、职业生涯等方面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

(五)朋辈团体建设工作:完善大学生群体的朋辈心理互助模式,建立健全专业化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培养具有较高心理自助和助人能力的学生骨干队伍。

二、工作制度汇总

甘肃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制度

心理咨询中心的宗旨是辅导来访者的心理健康,以各种方式帮助来访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服务好每一位来访者。

第一条:遵守国家各项法规。

第二条:热情、真诚、尊重、关心和理解来访者。

第三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档案予以保密, 如采用案例教学、科研或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

第四条: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如发现来访者有危害其自身生命和危及社会安全的情况,心理咨询工作者有责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

第五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注意保持稳定情绪,在自身处于极度情绪波动状态时,应避免接待来访者。

第六条:心理咨询工作者原则在于知道来访者自理自强,从正面促进其成长。

第七条:对来访者认真负责,咨询结束后,需纪实整理,完善咨询记录表。

第八条:保持和维护咨询室的干净、整洁。

版权所有 [ 甘肃医学院学生部(处)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平凉市柳湖路中段   办公室电话:0933-86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