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
为进一步完善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专业化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不断完善大学生群体心理自助互助模式,着力培养一支具有较高心理自助和助人能力的学生骨干队伍,现就我院2024级新生班级心理委员及大学生朋辈辅导心理工作联合会(简称“心联”)成员选拔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选拔要求
1.班级心理委员及“心联”成员在报送信息、排查隐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激励班级心理委员及“心联”成员的工作热情,各院系在选拔之前应将选拔条件、工作职责等信息告知所有学生;
2.各院系从新生心理委员当中推选1名积极向上、喜欢心理学、热衷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学生,按照“心联”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参与到学院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中;
3.为保证班级心理委员及“心联”成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心理委员及“心联”成员应与其他班干部同步选拔。心理委员及“心联”成员在班级的评优选先等活动中,须与其他班干部享有同等权利和资格;
4.各班选拔的心理委员及“心联”成员由心理咨询中心统一安排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心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培训、岗位考核。考核未通过者予以第二次考核机会,如再未通过考核者不允许担任此职位;
5.为确保班级心理委员及“心联”成员工作的连续性,培训通过考核后,在校期间原则上不能更换。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换,应履行“本人申请—系部审批—心理咨询中心备案”的程序。
二、选拔条件
1.对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疏导干预技能感兴趣;
2.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热情开朗、心思细腻;
3.热心班级建设、工作认真、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4.善于沟通、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5.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无心理疾病史。
三、工作职责
(一)心理委员工作职责
1.关注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并主动帮助其缓解情绪。当同学出现心理危机时,在第一时间要向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和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报告;
2.在班级同学中广泛宣传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互助系列活动并带头参加学院举办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3.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完成本班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及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管理等工作;
4.认真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5.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证做到严守秘密,恪守职业道德;如果心理委员在助人工作中,将求助同学的问题在同学间进行传播,会对求助者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也会使心理委员失去其他同学的信任。
(二)“心联”成员工作职责
1.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及院系心理专干老师做好班级心理委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2.定期组织本学院和本班级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小院”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推广;
3.协助心理咨询中心组织实施一年一度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月活动;
4.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完成本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及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管理等工作;
5.对本学院同学中存在的心理困扰及时提供支持与帮助,发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与心理专干老师及心理咨询中心联系;
6.完成其他心理咨询中心需要配合的工作;
7.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证做到严守秘密,恪守职业道德,妥善保管心理咨询中心的各项文件、信息。
请各院系分别于9月9日前将2024级新生心理委员及“心联”成员的相关材料(纸质版附件1、附件2、附件3)报送至学工部心理咨询中心。
附件1:甘肃医学院班级心理委员汇总表
附件2:甘肃医学院心理委员登记表
附件3:大学生朋辈辅导心理工作联合会成员登记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