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给朋友发短信时,你会反复检查生怕说错话得罪人;看到感人的画面,你会忍不住流泪,常常被朋友说:“太敏感了吧!”......
这些行为的背后,我们很容易被朋友贴上了“脆弱”、“敏感”、“矫情”的标签。
这时候,敏感的你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真的是我太敏感了吗”、“难道别人不是这样的吗”如果有这种现象,大可不必怀疑自己,这就是高度敏感人群的常态。
在心理治疗师伊米.洛的书《拥抱你的敏感情绪》里,她提出高度敏感人群不过是常人当中的一种,当你正确认识敏感的力量后,才能重新找回自我认同感,不要压抑自己的感觉。
推荐书籍
《拥抱你的敏感情绪:疗愈情绪,接纳自我》
作者:[英] 伊米·洛(Imi Lo)

美文摘录
成为一个健康的、整合的、情绪强烈的人,意味着你要学会维持一个核心的自我统一感,不要被时刻变化的感受破坏。
你的目标不是要完全控制情绪。或者,完全与情绪隔离,隔离到你感觉自己内心空虚,也不可取。相反,你要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的感受,而不是被感受完全支配。
真正拥有同理心,意味着你不但能够感受到不愉快的情绪,能够忍受它,有信心不被它毁。由于我们从别人那里感受到的不总是愉快的东西,所以真正的同理心需要勇气与悲悯之心。
对于你在别人身上看到的事情,即使不赞成,你也可以磨炼自己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保持清醒,不要关闭你的敏感性。
—— 引自:从防御到开放
对于真实发生的不公正和委屈,愤怒和悲伤是正常的反应。然而,如果一直陷在这种被背叛的感觉中,我们就会一直受害者的角色。要前进,我们就要哀悼过去,并且从中成长起来。接纳并不意味着被动投降。原谅不是为了那些委屈我们的人,是为了我们自己。正如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Jr.)的名言:“黑暗不能驱散黑暗,唯有光明可以”。
—— 引自:冲破旧日羁绊
编辑:张茜茜
审核: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