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上网,不做“无知无畏”的网络看客

作者: 时间:2020-12-15 点击数:

    近日,因清华学姐的热搜占据各大社交平台,社会性死亡一词引发舆论热议。从想让别人社会性死亡到自己面临社会性死亡,反转就在一夜之间,既让人感慨舆论生态之复杂,也让人为此不寒而栗。

  今年8月初,浙江杭州女子吴某卷入一场谣言旋涡。别人为她编造的富婆出轨快递小哥的剧情,让她也遭遇了社会性死亡,给她和她的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她因此患上抑郁症,夫妻二人也为此失去了工作。

  近日,四川成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赵某,在活动轨迹被通报后,个人信息陆续被泄露,遭到了一些网民关于其私生活和长相的言论攻击,有人还编造谣言对其进行污蔑。

  一条朋友圈、一段监控视频,就能让一个好端端的公民成为在网络上待宰的羔羊,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这种舆论的肆意狂欢,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空间生态需要净化、网民的看客心理需要医治,很多网民需要补上依法上网这一课。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互联时代。网络科技的进步让生活更便利、更舒适、更美好,但是同时存在网络谣言、网络色情、网络侵权盗版甚至网络恐怖主义等违法犯罪行为,影响公民的生活生产利益,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甚至影响国家安全。

  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变化万千,保障人民群众信息安全、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全友善的网络空间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空间的规范和治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近日,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专门列出一章,明确要求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并就推动社会治理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覆盖,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提出了具体措施。

  网络很自由,但自由有边界。作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如果不遵守网络空间的管理秩序,在网上随意散布虚假信息,误导网民,一时之快过后,面临的是法律的制裁。这一刻在网上伤害他人,说不定下一刻自己也会成为网络狂欢的受害者。任何公民都不应该为了一己之私在网上煽动舆论,故意违背或者捏造事实,夸大其词,以泄露他人隐私为能事,这样做,最终必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于网上的围观者来说,文明上网、依法上网才是正确的选择。一些网络参与者,正是因为缺乏负责任的态度、法律意识淡薄,才会成为无知无畏的看客,成为不良信息传播和网络暴力伤害的帮凶。因此,对于每一个网络参与者,在进行道德评判之前,理性围观、谨慎发声尤为重要,不泄愤带节奏、不站队传谣言是前提。

  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我们应当积极落实国家推动社会治理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覆盖的部署,做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版权所有【甘肃医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49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80202000194号 学院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泾河大道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