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医学院“返家乡,助健康”遗传咨询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通讯员:陶婷婷 丁梅花 马苏萍)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1981年成立的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全县总面积910平方公里,人口约28万人,农村人口约21.69万人,占总人口的77.32%,积石山县共辖17个乡(镇)、145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有保安、东乡、撒拉、回、汉、土、藏、维吾尔、羌、蒙古等10个民族,且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等民族均信仰伊斯兰教,其中保安族属积石山县特有的少数民族。
“十里一个地道,五里一个风俗”。由于积石山县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性,他们居住分散,移居时间远近不一,加之伊斯兰教对于婚礼的严格规定,所以其婚姻习俗与汉族有较大的差异,独具民族特色。且受地区发展落后以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近亲结婚现象普遍,导致遗传发病率较高。
由于目前对大多数遗传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对于遗传病的筛查以及预防遗传病知识在基层群众中普及就显得尤为重要。甘肃医学院“返家乡,助健康”遗传咨询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队在2023年7月14日-24日在积石山石塬乡、关家川乡、胡林家乡、柳沟乡等八个乡镇开展了预防遗传病宣讲、近亲婚配危害知识的普及、测量血压血糖等医疗服务活动,积极响应了国家号召。
在活动开始之前,周凤娟教授带领的医学遗传学教研室老师就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进行了多次培训,首先对所有队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及实践经验分享,让队员巩固书本上所学防治遗传病相关知识,并对学生强调出行安全、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其次说明此次活动以遗传病普查为主线任务,通过入户调查,积极宣传优生优育政策,开展遗传咨询活动,有效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最后对各小组单独培训,分配任务,统一发放遗传病调查表、宣传手册及绶带。到达积石山后2011届优秀毕业生马全林医生也对队员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分享了实践经验,让队员对于此次活动有了明确的方向,帮助队员联系相关卫生院,鼓励队员多参加实践活动,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
至此,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图为指导老师及马全林医生对实践队进行活动前培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怡佳 供图
积石山部分农村地区地理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有些乡镇坐落于山区之中,山区地形崎岖不平,道路狭窄陡峭,这使得交通十分不便,人们的出行变得异常困难。在活动期间实践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经多次转车、徒步到达目的地,挨家挨户走访,宣讲遗传病防治知识,大规模筛查遗传病,测血糖,量血压,让更多的基层群众生活的更健康、更安心。在走访过程中与村民暖心交谈,询问家族史、婚姻史、生育史,多方面了解遗传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开展家系调查,寻找发病原因,以温暖、细致的行动和有效措施,帮助基层群众更好的了解如何避免出生先天缺陷的后代,尽可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对已经患病的后代如何早发现早治疗,最大化减少疾病带来的不良后果。
图为志愿服务队通过走访寻找遗传病典型病例并普及相关知识、发放宣传手册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怡佳 供图
7月19日下午,周凤娟教授带领团队教师(赵小荣、刘丽琼、魏晋萍等)抵达积石山县城,参与并对实践活动进行了指导。在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导教师与实践队员对如何更好开展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各自发表自己的感悟。队长马忠云向老师们汇报了最近几天的实践收获及相关照片资料,导师们给出了很多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并鼓励队员们继续努力,扩大普查范围,收集更多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做好预防遗传病的宣传工作,老师的指导为团队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同学们信心满满,干劲倍增。当天晚上,马全林医生对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并盛情款待了指导老师及实践队队员,并进一步对此活动发表个人见解,同学们也发言分享自己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师生共进晚餐,共话师生情,共同憧憬美好的前景和未来。
次日,指导老师参与团队遗传病筛查活动,随队员一同出发到达胡林家卫生院,走访并参观了卫生院的中医馆,指导老师向卫生院院长了解了一些基层医疗相关信息,同时指导团队对调查到的资料进行了梳理和汇总。
图为志愿服务队向老师汇报活动进展并与指导老师一起参观中医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怡佳 陶婷婷 供图
遗传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遗传病知识宣讲,可以帮助基层群众了解遗传病的发病原因,帮助他们科学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发生,有效的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活动期间,队员积极的与当地群众沟通交流,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于父老乡亲,服务于乡村振兴,助力家乡发展,村民对团队学生更是热情的支持与鼓励,同时也表达了感激之情。
图为志愿服务队与指导老师在本次活动中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怡佳 供图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渠道,是运用所学知识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途径,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延伸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做到深思致远,知行合一。十天的社会实践,队员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遗传病筛查过程中,队员需要全面的询问调查、与村民交流,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实践活动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也锻炼了沟通、社交能力,培养了团队意识,提升了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让我们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医学生维护群众遗传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的的使命与担当。
本次社会实践在老师们耐心、细致的指导下,我们基本了解了社会健康现状、切身感受了群众真实生活环境,也让队员们亲身体会到遗传病患者在生活中的困难,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团队成员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扩大普查范围,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对社会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作出了客观评价,这也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定位,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增强努力学习知识并将其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在实践中真正锻炼了自己,为我们踏进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期待以后能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去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拥抱社会,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本次活动团队共走访了积石山县八个乡镇,收集到67个遗传病例,15个典型遗传病患者。了解到受地区发展落后,产前检查的缺乏以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环境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近亲婚配现象依然存在,这也是造成该地区遗传性疾病高发的原因,同时也印证了此次遗传宣讲活动的必要性。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争取走遍积石山县所有乡镇,收集家乡遗传病完整资料,努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为家乡父老健康贡献绵薄之力。
此行虽然困难重重,但作为一名医学生,建设健康中国,服务基层群众,我们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