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践” | 踏初心足迹,奏奉献之歌——播撒爱心阳光,温暖万家心房

作者: 时间:2023-09-01 点击数:

蓬勃朝阳,绚烂夕阳

2023年7月9日至10日,甘肃医学院“欣然卫你”志愿队赶赴静宁县社会福利院,开展“慰问老人,关爱儿童”的社会志愿活动。


 

活动期间,志愿服务队来到了静宁县社会福利院。志愿者们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了该福利院的基础情况,然后与福利院内的孩子们谈心,做游戏,并为他们带去了一些学习用品。志愿者们还购买了西瓜同福利院的老人、孩子及护工一同分享。

服务队成员询问福利院爷爷奶奶们的生活状况、子女外出工作情况等,陪同爷爷奶奶们聊天,普及常见疾病的治疗知识及预防措施,提供精神心理抚慰,增进与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爷爷奶奶们打扫宿舍卫生,送上温暖。

之后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志愿者们参观了爷爷奶奶们的活动室。那里有各种健身器材、娱乐设备,还有绘画室等,这给爷爷奶奶们枯燥无味的老年生活带来了欢乐。



情暖老兵  致敬英雄

7月27日下午,“童心守望,情系夕阳”实践服务队抵达西峰区温泉镇地庄村东坳家园小区,在温泉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退伍老兵进行走访慰问。

实践队分别前往喻春军和罗灵芝两位退伍老兵的住处。为老兵送去水果、牛奶等慰问品,并向他们表达崇高的敬意及真切的关怀。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与退伍老兵亲切交流,细心地询问老兵们目前的身体状况,了解其家庭基本生活情况,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所想所盼。

喻春军是一位驻狱的武警战士,作为中国军人中的一员,人们却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当谈到他的军旅生活时,喻春军爷爷激动地说:“部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使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当被问到:“退伍后是否感觉与社会脱节了?”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到:“没有。”并且表示通过部队的锻炼,他在退伍后更加努力生活,种植蘑菇,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他担任地庄村党总支第二支部的宣传委员,积极的为人民服务。

“马兰开花二十一”这一句耳熟能详的童谣背后,所指的却是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大事。今日走访的老兵罗灵芝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做出贡献。据罗爷爷回忆,当时的新疆荒无人烟,条件极其艰苦。由于当时这项任务要求高度保密,罗爷爷只能瞒着妻儿前往。最让罗爷爷难忘的是经过科研工作者和战友们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周总理在给他们的讲话中说:“我们干的工作前人没有干过,我们把它做了,人民不会忘记我们,党不会忘记我们。”

朴实的问候、深切的关怀,让老兵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慰问的行程虽短暂,但是关怀无限绵长。在曾经充斥烽火硝烟的岁月,他们是年轻无畏的战士,为了保家卫国踏上战场,是人民的保护者,现在,曾经的士兵虽然年迈,却仍值得被我们崇敬。致敬英雄,情暖老兵!



弘扬中国美德,发扬尊老风尚

甘肃医学院“敬田得谷,尊老得福”服务队于2023年7月10日晚到达平凉市静宁县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开展爱心服务活动,并对周围各乡镇孤寡老人进行慰问。

11日上午8:00,服务队帮助托养中心接老人进行了身体康复训练,同时给他们进行医学知识宣讲。康复训练结束后,大家送老人回到各自的房间。队员一部分帮助食堂阿姨为老人包包子,另一部分对老人居住的房间被褥进行清洁整理,并对托养中心的环境进行美化。午饭时间,大家有的帮忙推轮椅,有的帮老人盛饭,午餐后又送老人回房间休息。

之后的几天里,大家协助残疾老人们了解康复中心的发展趋势、观看残疾人励志视频,陪同老人下棋、写书法、拉二胡。队员们还连夜学习了康复器材的使用方法,帮助指导老人们进行康复训练。

16日早上7:00,服务队启程出发对静宁县周边乡镇的独居老人进行志愿服务,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清洗衣服,并检查独居老人的心理及身体各方面的情况。

此次志愿活动提升了我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吸纳了新的思想与知识,增加了社会经验,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版权所有【甘肃医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平凉市柳湖路中段  学院电话:0933-861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