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生工作部(处)网站!

心理咨询

学期过半,你还在拖延吗?

作者: 时间:2024-10-28 点击数:

经过半学期学习,同学们开学伊始做的计划,开始执行了吗?抑或是拖拖拉拉仍未启动?

6ADD0

相信不少同学都有被拖延困扰的经历——明明已经想好了要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事,结果总是不拖到最后一刻不动手;制定好的计划似乎永远不能按规定完成;晚上已经很困了但还是舍不得放下手机;永远是在Deadline之前效率最高;考试不到最后的紧迫关头绝不翻书复习……凡此种种,都是拖延症的表现。

拖延症的本质

拖延症本质是什么呢?拖延症在心理学上常被归类为一种心理和行为障碍,它指的是个体在明知某项任务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情况下,仍然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该任务的行为。同时伴有焦虑、内疚、自责等负面的情绪,以及自我贬低、逃避现实等心理问题。

拖延症并非简单的懒惰或缺乏动力,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例如,有些人可能因为对任务的难度或复杂性感到恐惧,从而选择拖延以避免面对挑战;有些人则可能因为缺乏自信或担心失败,而通过拖延来逃避可能的负面评价;还有一些人可能受到完美主义的影响,认为只有在最佳状态下才能开始工作,结果却一再推迟。

如何戒掉拖延

1.做出承诺,把背包扔过墙

A033

对于拖延来说,有效办法之一是做出承诺。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把它公布于众,告诉身边的人,或者发个朋友圈,这样你会因为已经做出承诺,让行动变得更坚决一点。就好像当你想翻阅一座高墙的时候,你先把背包扔过墙,这样你就会尽快想办法“过去”。

2、五秒法则,请直接开始

D175

稻盛和夫说:“克服拖延症。简单的方法就是五秒定律。” 遇到想做的事,不要犹豫,倒数5秒后果断行动,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将大不相同。正如梅尔在TED演讲时说:“如果你能在5秒内决定开始,你就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

拿起床这件事来说,闹钟响了我的计划是得起床。可是在行动前,“我不想起床”的感受闯了进来,两相斗争,并很快占据上风,起床的念头被打压下去。所以计划与行动之间并不直接相连,中间还有个“感受”在捣乱。那如果把这个“感受”淡化或屏蔽掉,直接让计划和行动相连,我们行动起来是不是就容易多了呢?

每当你直觉上要向一个目标做出相应举动,你就要5,4,3,2,1动起来,不然你的大脑就会来阻止你了。在完全预备好前开始,不要为开始而准备,请直接开始。

3、拆解目标,清单工作法

FB3D

制订明确的目标,自律不是空喊口号“早睡早起” “每天读书”,而是一个个具体的数字:“7点起床10点睡觉”“每天背30个单词”。不管目标是大还是小,都要一步一步来,把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的、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列出清单,瞄准这些阶段性的小目标,更容易完成,每一次完成都给自己一个鼓励,进而向整个大目标推进。

4、先难后易,重要的事优先做

3059B

养成所谓“延迟满足”的习惯,由难入易,把最难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开头。每天早上精力最充分的时候,就先把最难的工作挑出来,把它做了,越早开始,焦虑感就越低,就更不容易拖延。

5、不贴标签,积极自我暗示

A0C7

不要随便说自己有拖延症,这样会在心理上放大事情的严重性。你可以说自己有拖延的习惯,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在你要做的事情后面加上一句“这有什么难的”,如“我要专注看书,这有什么难的?”“我要早睡早起,这有什么难的?”慢慢来,朝你想要的方向慢慢改变,那就一定能够产生变化。人的天性就是趋易避难的,但做一点有挑战的事情,会增强你的自信心,这也是你走向未来的底气。

6、让完成大于完美

6850

害怕做得不够好,害怕出错,通过充分准备降低失败概率……对完美的追求是拖延症的一大主要原因。可事实是永远都还能更好,永远都会有缺憾,世上本没有“完美”。拖得久了,就成了“来不及”,想多了全是问题,去做了全是答案,先完成再完美。顾虑太多会让我们对一件事的认知不够清晰,大脑就会本能地选择逃避,与其凭借模糊的感觉,不如去寻找清晰的证据,在不断重复中积累经验和试错。最终的“完美”都是在完成的基础上不断迭代出来的!

史铁生对拖延的顶级理解:“拖延最大的坏处还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会使自己变得忧郁,甚至丧失信心。不管什么事,决定了,就立刻去做这本身就使人生气勃勃,保持一种主动和快乐的心情”。希望大家都能够克服拖延症,做一个行动上的巨人。


图文编辑、校对|张茜茜

文章选题、审核|刘潇潇

版权所有 [ 甘肃医学院学生部(处)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平凉市柳湖路中段   办公室电话:0933-86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