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如同一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旅程,而情绪正是这段旅途中的忠实同行者。无论是学业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是独立生活的种种现实,每个人都会经历情绪的起伏。有时我们会为一次考试的失利感到沮丧,为一场成功的演讲而激动不已;也可能因为人际冲突而焦虑,或为未来的不确定感到恐惧。这些情绪的变化往往让人迷茫:为什么情绪如此善变?它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面对这些复杂的感受,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了解情绪
情绪的世界并非黑白分明,积极和消极情绪也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我们独特的情感体验。那些看似“负面”的情绪,实际上也是在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它们传递着重要的信号,提醒我们如何更好地适应环境。
然而,许多人只愿意接纳正向的情绪,而排斥那些负面感受,试图压抑它们。但这种对抗只会强化负面情绪,使其愈加膨胀。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情绪的接纳是心理健康的关键。我们需要学会与这些情绪相处,而不是试图逃避或压抑它们。
要知道,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积极意义:快乐提醒我们珍惜美好;悲伤帮助我们处理失落;愤怒推动我们捍卫自己的权益;恐惧保护我们免受伤害;厌恶让我们远离有害的事物;焦虑促使我们更为谨慎;尴尬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仰慕激励我们追随榜样;失望则教会我们接受失败、调整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拥抱每一种情绪,感谢它们带来的保护和指引。当情绪来临时,不要急于评判它的好坏,而是像观察一朵云飘过天空一样,静静地注视它、感受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与情绪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关系。

二、管理情绪
了解情绪是心灵的智慧,但光了解还不够,我们需要找到与情绪共处的方式,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的良伴而非主宰者。那么,如何与情绪共处,做到情绪管理的主人呢?以下有五个关键步骤:
觉察情绪
情绪并非无中生有,它总是由某些事件或想法触发。通过写情绪日记,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因为什么事情产生了什么情绪?心里有了哪些行为与想法?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这样的记录有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觉察力,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情绪。
接纳情绪
当情绪来临时,我们无需慌张,更无需压抑或忽视它。接纳情绪,就是承认并正视它的存在,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只有当我们真正接纳了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处理它,而不是被它所控制。
理解情绪
理解情绪不仅仅是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开心或难过,更是要深入探究我们的内心期待、需求和渴望。通过反观自己,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绪背后的原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情绪管理。
调节情绪
调节情绪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消除负面情绪,而是要学会在负面情绪来临时,如何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这需要我们分析情绪背后的信念,看看是否有过于绝对、过分夸大的地方。通过自我反驳,我们可以重新建立更合理、更积极的信念,从而调节自己的情绪。

激发行动
情绪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我们能够在任何情绪状态下,都能保持冷静、理智,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当我们面对负面情绪时:
1.可以尝试微笑面对,真诚平和地去接纳它。
2.我们也要学会整合资源,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
3.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对自己负责,做到情绪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4.如果你有很大的身体反应(手抖、心跳加速、面部发红),可以尝试一些放松和冥想技巧。比如:
第一步:4-7-8呼吸法。放慢呼吸的速度,用鼻子吸气数到4,屏气数到7,用嘴呼出数到8。关键是呼气要比吸气长得多,重复几分钟。
第二步:渐进式肌肉放松。拉紧和放松脚趾的肌肉,然后逐步向上到脖子头颈。每次绷紧肌肉5秒钟,放松30秒钟,循环往复。
第三步:回到此时此刻,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感官与环境的联系上:感受你的脚与地板接触的感觉,阳光照到身上的感觉,腰部被椅子支撑的感觉,胳膊被毛毯包裹时的感觉......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心率减慢,没那么紧张、崩溃、焦躁了。

最后
《奇葩说》中,辩手詹青云说:“人最重要的是情绪管理,是你要相信,没有任何一种情绪不应该。”压抑情绪,只会被情绪控制。认识情绪,承认情绪,接受情绪,才能与情绪和平共处,不会被负面情绪反噬。无论是低谷还是巅峰,请记住:所有情绪都在守护着你,它们爱你,并且在每一个瞬间为你而活。
图文编辑、校对|张茜茜
文章选题、审核|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