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诊断学团队   加入时间:2019-05-23 17:29:38      点击:

甘肃医学院诊断学教学团队始于平凉地区卫生学校临床教学组,成型于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在“立足甘肃,辐射西北,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办学思想的指导下,经过61年的建设积累,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合作精神的产、学、研方面特色明显的教学团队。

目前主要承担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康复医学专业、检验专业《诊断学基础》、《检体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临床医学概要》等课程的教学及实验实训工作。学院升格本科院校后,以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为建设平台,结合我院地处西部,为甘肃省唯一独立西医本科院校优势,诊断学团队成员同心协力,持续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将临床思维的培养贯穿在诊断学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学生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课程建设,2017年建成了甘肃省省级诊断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目前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一、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

诊断学教学团队师资力量实力雄厚,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团队目前共有教师12人,其中副教授4人(高级职称占33.3%),讲师7人,助教1人实验师1人。平均年龄40岁。具有硕士学历3人、占25.0%。团队拥有校级优秀教师10人,学术带头人4名,全国高职高专第七轮规划教材编委3名,平凉市五一劳动奖获得者1名。

1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

硕士研究生

大学本科

大 专

人 数

3

8

1

比 例(%)

25.0

66.7

8.3

2.学缘结构

学缘

结构

兰州

医学院

兰州

大学

西北

民大

西 北师 大

广州医学院

甘肃中医学院

陕西

师大

福建中医学院

甘肃医学院

人 数

3

2

1

1

1

1

1

1

1

比例(%)

25.0

16.7

8.3

8.3

8.3

8.3

8.3

8.3

8.3

3.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

正教授

副教授/高级实验师

讲师/主治医师

助 教

实验员

人 数

0

4

6

1

1

比 例(%)

0

33.3

50.0

8.3

8.3

二、历史厚重,基础扎实的学科背景

我校1958年建校时开始招收中专层次学生,开设《诊断学基础》课程,1988年与原兰州医学院共同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大专层次学生,开设有《诊断学》和《临床医学概要》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主干课程。2003年,学校升格为专科层次后,临床医学专业大专层次开始独立招生,《诊断学》为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影像诊断学》为医学影像专业核心课程,目前已毕业学生12届,为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2016年,临床医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层次学生,为适应本科教学要求,按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及《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等医学教育文件精神,修订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诊断学》分为《检体诊断学》和《实验诊断学》课程,同时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结合2021年教育部对我院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我们以评促建,不断丰富课程教育教学内涵,探索新形势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平台

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和一般规律。诊断学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学院资源,创造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并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开放的有效运行机制,大大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本团队学科基地拥有诊断学实训室13个,现代化的网络版心肺听诊、肝脾触诊实训室4间,安装有GD/TCZ9900A型教师主控台与GD/TCZ9900A型学生实验台(TTC组合),可同时供150人同时使用。可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医学影像专业、检验医学专业实训课程,配合附属医院教学平台建设,已建成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实习基地,为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平台。

团队申报的《诊断学》2017年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目前正在建设《诊断学》省级重点学科,注重教学研究,不断创新型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教学研究实践项目,加快了教学改革步伐。广泛吸收现代研究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并不断注入新内容,根据临床医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及时修订、补充和拓展,并根据相关专业的专属性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课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反映出本学科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而且结合社会需求、学科发展拓展了课程体系,开设了执业医师考试“多站式考核”站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格检查技能训练等培训课程,做好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工作,建设达到集教学、培训功能于一体,满足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之需,能够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前培训的任务,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体系,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以科研促进教学,发挥团队科研优势,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已有教学模块的设计,优化教学内容。由单一学科设置实验向多个关联学科整体设计实验转变,新开临床常用穿刺技能操作、心电图操作、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技能培训课程,注重上下游课程之间的渗透和衔接,协调把握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和连续性,跨学科课程设计实验内容,加大相关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根据学科内在的规律和联系,认真筹划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开综合性实训项目,探索推行PBL教学方法改革。

四、成果丰硕,贡献显著

依托诊断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组建的高水平的诊断学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工作扎实,教学研究活跃,教学改革取得明显的成果,课程内容体系和结构改革完善。迄今共发表教学改革论文30余篇;已编写、出版教材5部,团队中多名老师多次获得讲课比赛、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奖,获得平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邀请国内知名医学院校学者讲学10多人次。为提升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学生的良好临床思维,实现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的顺利过渡,为《诊断学》学科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人才培养质量高,深受社会和同行好评。

 


版权所有 [ 甘肃医学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平凉市柳湖路中段 学校电话:0933-8612040 技术支持:平凉朝阳软件科技 电话:0933-822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