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运行机制
一、领导重视
我院领导及教学管理部门十分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学院把组建教学团队作为有力抓手,建立院级、省级、国家级三级质量工程体系,不断加大投入,按照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原则,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了学科专业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资源共享课、特色专业、等本科质量工程建设标准,积极搭建平台,创造发展条件,培养省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为确保团队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保证团队建设质量,学校和教务处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的建设和申报工作,多次召开相关准备会议,并针对团队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和建设思路。
二、政策保障
我院制定了《甘肃医学院教学团队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印发《甘肃医学院教学团队奖励办法》的通知,其后又有修订完善,其明确规定院级团队建设实行学校宏观管理,系部监督指导,教学团队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的体制。学院工作的重点是经费支持、政策保证和组织验收,课程建设的过程和重点在校、系部。立项团队程建设周期为2-3年,校级教学团队为5000元;省级为10000元;国家级为20000元,项目建设经费视建设进展及考核情况,分年度下拨。院级优秀教学团队由学院择优推荐参加省级教学团队的评选,如获省级教学团队资格,学校奖励2000元;获国家级教学资格,学校奖励5000元,除获教育主管部门资助外,学院同时给予配套不少于1比1配套经费。对工作突出,成果显著的教学团队将加大资助力度,优先推荐参加各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奖;对在团队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时优先推荐。
三、经费的投入到位
近5年来,学校加大教学团队建设经费的投入,调整了教研室设置和经费预算,先后成立了43个教研室,各团队理论授课的多媒体教室,安装了授课专用电脑,配有投影仪等系列设备,并派专人维护保养,以便于教师使用。同时,每个教研室配备了计算机,连接了互联网,以便于教师制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跟踪本学科前沿,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了新型录播室,为视频课的录制提供了条件。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更新或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在诊断学实训室的建设方面,先后投入资金建立了现代化模拟心肺听诊和肝、脾触诊实训室、多功能模拟穿刺室,极大地改善了临床技能实践的教学条件,丰富了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