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公共课教学部常规教学管理制度
《公共课教学部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是在本部教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学院关于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相关制度,针对公共课教学部教学各环节的具体情况,经公共课教学部教学管理人员的归纳、整理,并汲取其他教师的建议而制订。这将使公共课教学部的教学管理工作更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这些制度和要求体现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思想,各项制度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相互的关联性;既有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有对教研室主任及各位教师的要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必备制度。因此,我部从教学管理人员到每位专任教师都应熟知这些制度,坚持落实这些制度和要求,以使我部教学质量得到有力的保证。
本制度如与学院教学管理文件各项规定有出入之处,应以学院规定为准。
制订课程教学大纲
在课程建设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大纲是指导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前提。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决定把制订与修订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工作作为近几年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涵义
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各门课程以及各教学环节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深度、进度与时间,以及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要求等。是教师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一)要符合人才培养的标准及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要明确规定本门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基本教学任务和要求,在保证本学科完整性的基础上,注意与教学计划中有关课程的相互联系与配合。避免与先行课、并进课、后继课之间的重复与脱节,以符合培养目标的总要求。
(二)要注重科学性和思想性。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学科的概念、原理、公式、定义、定理等做出科学的阐述和论证,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并按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使相关学科间的内容紧密配合,前后呼应,讲究系统性和逻辑性。课程内容、分量及深度的控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识规律,使大纲能更好地指导教师讲授和培养学生合理的智能结构。
(三)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大纲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又要注意与生产实际的联系。特别要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培养训练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所获技能独立解决生产实际、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的工作能力。
(四)要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四性原则:即突出应用性、加强实践性、强调针对性、注意灵活性。在基础理论的教学安排上要以使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不应片面追求系统性、完整性。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要注意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着“多用多学、少用少学、重复删减”的原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五)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水平和成果。课程教学在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使学生掌握学科发展的新成就和新趋势。
三、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构成
一般说来,课程教学大纲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说明本课程的课程性质,要达到什么目的,为哪些课程做准备或适用于哪些专业实践,全段需100—120个字。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1.理论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概述学生必须掌握课程的哪些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约100—120个字。
2.实践技能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实践技能,约100—120个字。
(三)与其它课程的分工
说明开设本课程的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或与之相近课程之间的分工及关系,约150个字。
(四)教学时数安排
说明总学时数,其中理论授课时数,实验课时数,教学实习周数。
(五)讲授内容
按章节顺序说明各节的重点、难点、讲授内容及时间安排。
(六)实验部分
说明实验名称、学时安排、简述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内容、作业(包括绘图、问答)、实验执行等。教学实习部分说明时间安排,实习周达到的目的,主要内容的安排。
(七)教学参考书目
四、安排意见
制订与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是十分严谨的工作,要给予充分重视。为此,要选派在教学上富有经验的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承担此项工作,把制定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的工作深入细致地抓好。鉴于我们过去许多自编的大纲很不完善,统编大纲也有很多内容不适应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本次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与修订工作要有改革和创新精神,要符合新形势下对高职人才要求的基本规格。
教师教案讲稿要求
根据学校教务处教学和教学管理有关规定的要求,为了加强教案讲稿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明确书写教案讲稿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各层次的教学(专科、本科四年、本科五年制、成人教育)必须具备相应层次的教案和讲稿。
二、教案的完成可在教研室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归纳和整理;也可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统一重点、难点、疑点及学时安排,形成各具特色的教案,以利于教学。
三、教案讲稿内容应与教学大纲及教材相吻合。
四、讲稿应根据本学科发展的最新资料不断进行更新、修改、调整和充实。
五、本要求只限于教学管理方面,不涉及各学科学术问题。教师本人应对自己教案讲稿的科学性负责。
六、教研室主任应在每轮教学之后,对本教研室教师的教案讲稿进行检查、审核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并掌握本教研室教师教学的基本情况。
教师填报教学进度表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校教务处教学和教学管理有关规定的要求,教师应填报教学进度表、学期授课计划表,这是每一学科合理分配课时的基本框架,是整体控制和管理教学运作的依据,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成具有预见性和计划性,避免授课的随意性。因而制定如下基本要求:
一、每位任课教师要认真填写所任班级课程的教学进度表,授课计划表。
二、教学进度表以周为单位填写,授课计划表以2学时为单位填写。
三、填写项目要齐全、具体。
四、授课计划与实际授课情况应基本相符,允许有±2学时为单位的调整幅度。
五、教学进度表和授课计划表一式三份,由教研室主任签字后于下学期开学第一周的周二或周五将两份交到课部,一份留教研室存档。
教师填写教学日志要求
教师日志是反映教师教学的实际进度、学生课堂情况的记录,对于监控教学质量,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具有身份重要的意义。因而,根据学校要求,每位任课教师要认真、具体、详实、全面地填写。基本要求如下:
1.每次课后及时填写教务处下发的教学日志。
2.注意考试所用学时不要漏填。
3.授课内容填写应具体到教师当次授课的二级标题,原则上能反映当次授课的实际进度。
4.教学日志应与教学进度相匹配。
5.如实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纪律情况。
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要求
加强对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具体要求如下:
教师应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认真填写学期教学进度表,课计划表,按时呈报。
教师上课不能迟到,提前下课。
教师授课必须遵循教学大纲,对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不得随意变动。认真备课,提高授课熟练程度,注意课堂气氛的调动,增强感染力。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加强平时的辅导答疑工作,不允许考前重点复习。
教师应该敬业爱岗,不能占用上课时间干其他工作,以保证对我校教学工作的投入。
任课教师要按照教务处统一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考试题库或考试卷库的命题工作。
教师要实行流水阅卷,严格按照学校阅卷要求进行,及时报送成绩单,试卷分析,并装订试卷存档。
检查办法为由课部抽查,并将检查情况如实记录于教学情况检查表。
教研室定期组织教研活动要求
根据学校《教研室工作条例》要求,教研室定期组织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沟通教学情况的重要手段,是贯彻学校和系部教学管理要求的重要途径,是完善教学、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环节。
一、各教研室应确保坚持每月2次的教研活动安排。每次教研活动应认真填写教研活动表。记入每次教研活动内容、时间、人员出勤情况等。
二、教研室教研活动内容
(一)研讨并提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思想的实施办法。
(二)研讨落实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有关教学的管理制度。
(三)研讨提出本教研室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措施和方法。
(四)讨论本教研室课程的教学难点、疑点等问题。
(五)沟通本教研室各位教师的教学情况。
(六)研讨本教研室课程建设规划。
三、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框架由部里统一下达,各教研室应结合本教研室的具体情况开展活动。
四、对各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情况,系领导组织专家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五、每次教研活动记录表交课部。
教研室学期教学总结要求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教学规律,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根据学院要求,各教研室在学期末应做好教学总结。
一、每学期期末考试后到放寒暑假前教研室主任要组织本教研室教师进行教学总结。
二、在教研室讨论总结的基础上,填写公共基础部统一的学期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总结表。
三、教研室的统计数字应做到详实全面。
四、学期教学总结一式三份。一份教研室保存,一份于放假前交到部办,一份由办公室秘书综合后上交到教务处。
部门主任、教研室主任听课要求
根据学校有关系部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公共课教学部要求部领导及教研室主任坚持听课。
基本要求如下:
一、部领导每学年听课不少于10学时,要求做好详细的听课记录。
二、教研室主任每学年听课不少于12学时,要求做好详细的听课记录。
三、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及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授课情况安排听课,经商定由部办公室秘书统一填写听课发派单。
四、提倡各教研室教师之间互相听课。
五、听课要填写统一印制的听课记录表。记录书写要求条理、字迹清楚。
六、听课时间安排应趋于合理,不要过于集中。
七、应在一周内,将听课情况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总结经验,修正不足。
公共课教学部教学工作例会
公共课教学部担任全院不同专业公共课的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整个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同时切实保证教学的质量,特制定部门教学例会制度,以便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教研室主任教学工作例会
每周周二下午召开全体教研室主任会。主要内容包括:
一、布置教学任务。
二、听取教研室主任汇报教学工作,落实执行情况,教研活动情况。
三、安排开学初、学期中期、学期期末等工作。
四、检查教研室的基本建设工作落实情况。
全体教师教学工作例会
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教学工作例会。
一、对学校最新工作布置,要求包括传达最新的教学动态、教学工作执行情况、课堂教学反馈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等。针对具体的问题,研究商讨,在大家积极的参与下,拿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争取尽快解决。
二、教师对教学环节管理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提倡教学工作中的防微杜渐精神,不要停留在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个层面上,而是积极的去预防问题的出现,争取做到工作中不出现任何失误。
三、公共课教学部教学工作例会力求效果,主要目标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增加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