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遵循,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结合《中共甘肃医学院委员会关于印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马院实际,特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座谈会会议精神为指导,积极引导马院教师精心塑造师德风范,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院“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狠抓马院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努力使教师政治上能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工作上,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认真执教;纪律上能严于律己,廉洁从教;社会上能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语言规范健康,行为举止文明;生活上能为人师表,端庄高雅,不作任何违反师德师风的事情,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优良、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较高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三、制度建设
1.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学院成立师德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检查、督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学院院长和党支部书记,成员为办公室主任、教务科长、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
2.建立师德建设工作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师德建设工作会议。负责落实学校关于师德建设的相关政策,审议师德领域内奖惩对象,指导检查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
3.构建师德建设工作的系统工程,将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学院领导小组要注意听取教师意见,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发现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加以解决。不断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训和教育。
四、基本原则
1.坚持价值引领、师德为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崇身养德基本遵循,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找准与教师思想共鸣点,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贴切性,培育教师高尚道德情操。
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充分尊重教师主人翁地位,积极营造尊师崇教的校园氛围,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教师发展诉求和价值愿望,增强教师综合素养和发展能力。
3.坚持改进创新、突出实效。遵循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将师德师风标准贯穿于教师教书育人全过程,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不断探索运用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效。
五、具体措施要求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积极主动的学习政治理论,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
2.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散布有违国家政策、法规、不健康的思想或理论,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论,不参加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组织与活动。
4.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5.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无私的敬业精神、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生树立楷模。
6.尊重每位学生,赏识每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注重教育教学方法,不以简单、冷漠、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不侮辱、讥讽、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业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以正确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进步。
7.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形成自身教学特色。
8.保持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从事教育研究不抄袭、剽窃他人的创作、科研成果。
9.廉洁从教,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大力倡导无偿辅导贫困生,严禁以盈利为目的的有偿家教;不向学生推销、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不以教谋私,不向学生索取财物,不收受家长的礼品和礼金。
10.正确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业务上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工作上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11.对在教学、科研中有以下行为的实行师德“一票否决”:⑴公开散布违反宪法、法律法规的言论;⑵违反学术道德、剽窃他人学术成果;⑶在教学和科研中因渎职、失职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和后果;⑷言行举止有失教师职业身份并在学生中和社会上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和后果。
12.要求教师每学年初签订 教师师德承诺书 (见附件)。
六、其他事项
1.本办法未尽事宜,按上级部门及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2.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附件:甘肃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师德承诺书